研楚教育

教育公平的另一端: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我一直在做乡村公益教育。长期以来,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等关心农村教育的机构一起进行的“青椒计划”培训了近20万乡村教师。在关心乡村教育, 推动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一种倾向掩盖了另外一种倾向, 即对拔尖创新人才关注与培养不够的问题。这是一个小众化的课题, 但很重要,争论也非常大。

 

为什么说这个题目很有争议呢?首先什么叫拔尖创新人才,这本身就不好定义。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这就形成了争议。二是人们常问, 创新人才是培养出来的吗,对他们应该给予特殊照顾、特殊培养吗?第三, 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特殊培养, 会不会与教育公平相悖?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成立教育30人论坛目的就是要鼓励百家争鸣,各种各样的思路和想法都可以来交锋, 在下面我想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我们都非常关注教育公平,但是看待公平有不同的角度。现代的教育都是分班分年级的课堂教育。一般一个老师要教50多个学生, 只能按中等程度来讲课。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跟不上,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从根本来说,要按孔夫子的方法, 因材施教才是真正的公平。在孔夫子,亚里士多德的时代, 学校基本上是私塾式的教育,大体上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但工业化后要进行大规模教育,因材施教就被弱化了。现在对后进学生的特殊帮助, 对贫困地区学校的帮助, 大家认为是教育公平, 都很支持。但对那些拔尖的学生给予一些特殊的帮助,有人就认为不公平。事实上,拔尖创新人才往往是在教育公平中被忽略的另一端。  

 

应当看到,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当前的中国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 我国的经济形态是追赶型的, 从0到1的创新没那么重要。对标更先进的发展形态, 对标先进的技术,复制过来加以微改进就行了。但是当中国经济,中国科技在很多方面上逐渐走进无人区的时候,从零到一的创新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今天和将来的中国社会、企业和科技界,非常需要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来推动。这还不用说, 我们还面临着一些国家正在推动的与我国科技脱钩的危险。这更需要我们自主创新和更多的创新人才。

 

实际上,我国早就十分重视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挑选和培养。改革开放初期就有着中科大的少年班,西交大少年班、东南大学少年班等。在中小学, 尔后也有北京八中、人大附 中、东北育才学校 、西安高新学校等对超常儿童不同方式的特殊培养。90年代, 教育部先后分五批建立了10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进行基础学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近年来,更有大家所熟知的由教育部等推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拔尖计划”);中国科协与教育部共同实施的“英才计划”, 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 以及很多高校自主开展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如清华大学的钱学森班,武汉大学的数学自强班,复旦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试验班和数学英才试验班,以及清华大学实施的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实施的物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这些项目都在探索如何超常规地选拔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那么,对于下一步的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在还缺什么?

 

首先, 我国还缺乏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法律法规保障。我国目前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挑选和培养基本上处于自发实验与零散化项目支持状态,很容易受到来自于社会对教育公平性的质疑。事实上,受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 , 早期在各地的对超常儿童特殊培养项目招生规模不断缩小,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项目不得不停摆了。从国外教育实践来看, 制定符合国家宏观战略的政策法规, 为拔尖学生培养提供依据,是回应公平性质疑的主要途径。如荷兰的《适当教育法案》, 美国的《天才儿童教育法案》,俄罗斯的《构建发现和发展青少年天才的全国体系方案》,英国的《追求卓越学校教育法》, 以及韩国《英才教育振兴法》等等,都明确提出应该在特定领域对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有差别的教育机会。

 

二是在当前我国以总分制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为特点的教育体制中,有对学霸型的人才过度呵护的倾向, 而对那些在某个学科表现特别突出,别的学科不行的偏科式的学生关注不够。什么叫学霸?即门门功课都优秀的人才。各地确实都有这么一批学生, 德智体美劳表现都非常突出。这些都是北大、清华, 211大学的候选人。事实上, 按照现在的高考制度, 你要进北大清华,哪一科的分数差了都达不到总分的高分,都进不去。这样的以中考、高考总分挑选人才的模式有利有弊。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出现大量的高分低能学生的现象。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有可能会非常谨小慎微,一切按标准答案回答, 生怕去失几分,进不了北大清华。这样的环境有可能不利于一些创新人才的成长。特别是一些偏科的奇才、怪才学生有可能会在我们目前的这套体系下过早地被淘汰。

 

人类历史证明,世界上很多的重大创新, 社会的很多进步,,往往是由一些天才、偏才、怪才所推动的。举几个例子。爱因斯坦他小的时候经常逃课,数学和物理甚至都不及格。牛顿小时候成绩经常不及格。大物理学家霍金小学成绩不好,曾经被留级过。咱们中国的大数学家华罗庚,初一数学是通过补考才过关的。大科学家钱伟长,他当时高考的成绩总分才225分。他后来在学术上很成功的那些领域,如化学、数学等,两科加起来才考了20分。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试想一下, 如果这些人才在小学时就被淘汰了,我们的社会能进步到今天这样吗?值得担忧的是,在目前我们的考试体系下,这样的人才很早很早都会被淘汰掉。钱学森之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第三,在通过各种考试、科学大赛方式对人才的挑选方式中,非常重视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这些传统学科。而现实世界更多地是在跨界创新、在边缘科学上的突破。对在跨学科领域表现突出的人才关注不够,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人才更没有表现的机会。而社会科学领域人才对人类进步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还有一个地域的问题。我们现在对拔尖人才的挑选,基本上都是在大城市里的优秀学校中挑出来的。而在农村学校、县城学校,中小城市中的学校中也有特殊人才, 但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参与竞争的机会。

 

怎么办?

 

首先,可以考虑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教育法》里加上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条。现在一谈特殊教育,谈的都是对残疾儿童等等给予帮助。那些偏科的奇才、怪才,拔尖创新人才,也是特殊人才, 也需要特殊教育。混在一般的学生中给予一般性地教育, 对他们也不公平。这些人是极少数人。要作为特殊人才给他们保护起来,给一些特殊的帮助, 他们才能更好地成长起来。根据国际成功的经验, 通过法律法规对这样的学生的识别、挑选、培养、师资、经费等给予一定的规范, 既可对在特定领域对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机会, 又能回应社会上对教育公平性的质疑。

 

第二,扩大和完善 “英才计划”“拔尖计划2.0”“强基计划”等等行之有效的项目。适度扩大五大科学竞赛的范围,增加人工智能、工程、环保等以及其它跨学科内容的竞赛,增加社会创新方面的竞赛,让在这些竞赛中出现的拔尖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让“偏才”“奇才”有更多的崭露头角机会。针对社会上各种学科竞赛过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近年来,有关部门规范了学科竞赛。但也要注意不能因噎废食。对于一些比较偏科的学生, 他们有可能能够在这些竞赛中有杰出的表现, 应该给他们多一些这样的机会。

 

第三、扩大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地域范围。对于农村学校, 县城与中小城市的学生,由于当地的高水平的创新课程、科学实验、资源不足, 难以对这些拔尖创新人才给予特殊培训。可以探索以数字化手段为支撑,以线上线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模。随着AR眼镜技术的不断改善, 一些科学实验有可能远程参加,甚至可以实验仿真,要充分利用这些新的技术来更广泛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严格挑选的基础上,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范围扩大到农村学校、县城学校和中小城市学校的中小学生中去。在高等教育中, 也可以把选拔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广到非重点大学和职业院校的学生中去。

 

第四、支持平台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也要创新。目前一些平台式的跨地域、跨学科、跨学制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正在进行。最近, 我们到中科院院士郑泉水教授在深圳办的零一学院调研。这个学院在全国几百个优秀中学和大学中挑选出创新能力特别强的学生,根据在过去十多年间郑泉水教授在清华大学主持的钱学森班培养拔尖人才的经验, 办的一个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平时学生各自在自己的学校中正常上学。每年有一段时间可以到深圳来,由各学术专业领域的教授级导师教学, 进入针对各个学科的实验室做一些创新研究。一些国内知名大企业也参与这一项目, 把企业遇到的一些问题拿到这里来寻找解决方案。学生也可能到企业去参与研究。用这样的方式来充分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天赋和潜能, 为这些学生未来能成为国内或者国际上某一个领域的创新者打下基础。我们希望国内有更多的这样的创新培养平台, 让更多的年轻人受益。

 

最后,防止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名义掐尖,形成新内卷。挑选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大好事, 但要把好事办好。我们谈的拔尖创新人才面对的是少数人, 是特殊教育。在宏观上, 我们还是要维护好正常的教育生态和教育公平。要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主要价值取向。特别是要防止出现把挑选拔尖创新人才等同于找那些考试成绩好、竞赛成绩好的学生,防止部分地区或者学校以拔尖人才选拔之名行 “掐尖”之实,把一些学习尖子放在一起培养, 争取多一些被北大清华录取,被重点大学录取,进一步强化了当前的应试教育的现象。这会破坏教育公平和良好的教育生态,造成新的教育内卷。

 

(本文系汤敏作者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十届年会上的主旨报告,有删减。)

(湖北研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19522937744

微信

扫一扫 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