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楚教育

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核心意旨与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同时确立了进入发展新阶段教育的总体任务是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无论是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看,还是从“两个大局”与国家利益、民族复兴的要求看,能否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各类创新人才,应当是衡量教育体系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近年来,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和学界的研究文献中涉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比较多,但主要论述高等教育。对于创新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关系,创新人才培养中基础教育担当的使命与责任,如何从基础教育的特点出发提升全体学生的创新素养,如何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处理好面向全体与保障超常儿童发展的关系,怎样利用好“双减”营造的环境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等问题,在理论研究、观念引导、政策制定、实践探索等方面很不充分,需要引起更多关注。本文试图将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与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构建紧密联系起来,对创新人才基础培养当下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初步的阐述。

 

一、加强“基础培养”是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和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的重大任务

从人才成长和贯通培养的连续性上来看,基础教育阶段担负着“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重大责任。厘清基础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构建起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衔接、贯通是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关键问题。

 

“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概念区别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概念,能够更好地定义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任务与地位作用。“拔尖人才”与“创新人才”是有区别的,“早期”与“基础”也有同有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这个概念直接表达的意义偏窄,现实中也有较多歧义。从人才战略上谈拔尖创新人才,多指杰出的、领军的创新型人才,但转化到教育领域讲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概念,容易出现误导。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重视“拔尖”,而不太关注创新,往往以拔尖式的教育来代替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创新人才基础培养”,意在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意旨,以厘清一些认识迷思和实践困惑。

 

(一)“创新人才基础培养”在目标上要与基础教育相统一

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全面育人。创新素养是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中的重要部分,包含于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到“素质教育”“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好奇心”等,这些素养都是要从小培养的,都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埋下种子、打好底子。国际上看,创新素养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欧盟等国际组织各种教育报告中特别关注的中小学生基础素养,许多发达国家也都将创造力与创新、创新性思维、好奇心等创新素养纳入学生的核心素养,予以重点关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制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与指标体系将“创新素养”作为“六大素养”之一。同时,创新素养的提升也是通过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来实现的。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创新能力不是单一能力而是综合素质,从综合素质的视角去解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基础教育提出更为全面的责任和更为丰富的要求。

 

(二)“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

创造性是人的天性,创造性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人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发展和发挥出创造才能。社会也需要多种多样的创新人才,实践中的创新人才正经历着从单一的“精英主义”向“大众主义”的转向。要超越对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是或不是”、创新思维“有或没有”的非此即彼的观念,将创新人才或创新思维的培养对象扩大至整个学生群体,将中小学校的创新人才培育首先定位于日常创意(“小C”)而非直接指向创造性成就(“大C”),关注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可塑性能力。当然,面向全体决不意味否定因材施教,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才是真实地面向全体。基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面向大多数常态儿童少年的创新素养提升和面向超常儿童(天才、英才、资优儿童)的特殊教育这两个方面都迫切需要得到加强。它们是基础教育回应国家人才战略需要的相互关联但又有所差异的两种具体路径,都是充分落实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原则、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重大课题。

 

(三)“创新人才基础培养”是各类教育贯通培养的起始阶段、早期阶段

“创新人才基础培养”包含但不限于“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内涵。“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概念是从时段上强调了处在早期,但从中引导不出具体什么时候是早期、早期与中后期是什么关系等问题的答案。“创新人才基础培养”重视的是基础阶段,从时段与目标任务看总体上与基础教育阶段相匹配。另外,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孩子从通常认为的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成人的发展过程,跨度大,创新人才基础培养也有一个分阶段递进的过程。

 

(四)“创新人才基础培养”强调基础教育阶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

基础教育阶段不是创新才能充分呈现的阶段,不是实践中形成重大创新成果的阶段,“创新人才基础培养”关注的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实践体验等基础内容,为开展创造性实践、成长为创新性人才打好底子。另一方面,“基础”一词在我们的语境中也有关键和重要的意蕴。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恰恰是创新人才衔接与贯通培养中的一个重点和薄弱环节,需要引起特别关注。林崇德等学者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分为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等五个阶段,指出中小学阶段是一个探索内心世界、自我发现的阶段,是个体创新素质形成的决定性阶段。没有基础教育创新素质的奠基,任何创造性人才的成长都将是一句空话。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够强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尚未受到充分关注。正如有学者曾指出的:认识滞后,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起步难;制度缺失、管理缺位,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资源不足,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环境失调,导致创新人才培养持续难。这些问题至今仍需努力解决好,放在创新人才全链条培养来审视基础教育的现实,则更为紧迫。构建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要着力研究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的机制,要从小抓起,从小呵护、培养创新人格与创新思维。做不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存在根基性的缺陷,“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道路”就走不通畅。

 

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利于人的创新素养的提升。有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青少年“创造自信”随年龄增长而趋于下降,德国青少年则趋于上升,这说明我国青少年随着年龄增长对自己的创造性反而越来越不肯定。与此相应,也有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对新型学习方式的热情“逐级递减”。越是低年级,学习方式越趋向主动和多样;越是高年级,学习方式则越趋向单一和被动。作者所在的北京教科院曾在2016年做过五年级、八年级学生创新人格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五年级学生创新人格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八年级。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尽管我们提出了“创新素养”的概念,但无论在育人方式探索上还是教育评价引导上,对其关注都较薄弱,还没有为培养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环境、铺上肥沃土壤。必须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基础培养,为走出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道路奠基。

 

二、以创新的学校文化和育人方式推进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

加强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必须改进和创新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小学校要从改善学校文化生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等方面发力。伴随着课程改革,近十数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在提供多样、丰富的课程和改革课堂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成绩、积累了经验。但总的来说,创新人才基础培养仍需从自发的、散在的探索成为系统的、自觉的、持久的追求。

 

(一)营造“为创新而教育”的学校文化生态

中小学校要面向未来,突出创新素养培养目标,切实营造出利于儿童和少年创新素养发展的良好生态,让每个孩子时时处处都受到尊重、获得自信、保持兴趣、富有想象、乐于挑战、担当责任。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力;要对师生的各种想法包容、友善;要保障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发展兴趣的时间和空间;要围绕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培养做好课程和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营造民主和富有活力的教学文化。

 

学校文化的生成和承载要靠教师,要重视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品质的提升,更要积极引导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逐步理解并践行“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新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这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是当下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关键。

 

(二)持续深化育人方式的改革

要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范式、教学评价方面发生整体性变革。也就是说,要通过创新育人方式来培养创新人才。要在因材施教原则指导下,进行课程、教学、考试、评价一体的改革。课程应该是丰富、多元而有选择的,教育活动应该是多样而自主的,要强化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可探索开设一些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培养的专设课程或教育活动。教学过程要善于鼓励学生,营造氛围,开展开放性、差异化、自我导航的学习,积极鼓励教学创新。积极开展创新素养评价和引导工作,倡导鼓励性、支持性、指导性的评价。要关注思维过程,而不是只看重结果,减少简单的分数评价和单一僵硬的学业评价。

 

在具体的教与学方式上,结合对现实的观察,笔者认为目前的中小学教育要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实践探索。

 

第一,合理界定教学规范。教学规范重在明确必须达成的“底线标准”和不得逾越的“红线规定”。没有基本规范,就会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无序,既不能保证基本质量,更谈不上提高创新素养。教学工作也不能无视课程方案与标准等规范性要求,急功近利地、选择性地实施课程方案与标准,围绕考试无限制地抬高底线或者搞所谓的“超前”教学,在追求考分的单一标准下给学生不断加重负担。这两方面都要靠完善教学制度与管理工作来保障或约束,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种种教育教学管理文件就是要起到规范教学的作用。但是,也应当明确管好与管住、管死之间的区别,让学习自由与制度规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让行政管治与学校自主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教学的规范化建设不能追求千校一面、整齐划一的效果,不能无节制地推行标准化,不能让学校、教师、学生走所谓标准化的“独木桥”,要让学校发展有活力、创新有空间、办学有特色。

 

第二,坚决破除教学中的“五同假设”。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更应该是教育公平的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无论是上千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还是现代脑科学研究,都反复而有力地论证着因材施教原则的合理性,都要求学校提供的教育必须是差异化的,都支持学生应接受与其个人能力、兴趣和需求相适应的教育。创新素养的提升也是以个性化、差异化的教与学为前提的。现实中很多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乃至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管理要求都呈现出“五同假设模式”,即认为或者要求学生以同样的学习能力、从同一个学习起点出发、在同样的时间内、以同样的学习进度达到同一个学习终点,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反科学的,是与提升学生创新素养背道而驰的。

 

第三,不断拓展创新性教与学方式。国内外的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将参与“实践”作为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途径,而旨在产生新颖且有价值成果的创新实践活动能够统整创新人格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促进创新素养的整体提升。教育部于2017年专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通常需要综合学科知识能力、形成想象创意、进行动手操作、开展合作探究,以求得问题解决和产品生成。OECD在通过文献检索搜集典型案例并与全球不同领域专家进行咨询的基础上总结出来有前景的“六大创新教学法集群”:混合学习、游戏化教学、计算思维、体验学习、具身学习、多元读写与基于讨论的教学。这些教学方法都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注重学习者的参与和协作,以与学习者生活相关的内容为基础来培养批判性思维。实际上,这些教与学方式都面向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需要。我国的许多学校也结合具体情景开展了教与学方法的探索,形成了不同的实践样态,激活了教育创新活力,并将更大范围、更加深入地进行拓展。

 

第四,有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自觉、自立、自控的学习,强调学生主人、主体地位并落脚到学生学习主见上。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内在动力与学习能力的结合,是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体现。自主学习能力是在自主学习实践中得以提升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时间、空间和资源的支持以及学习指导,提高学生自我计划、自我调控的能力,培养学生乐学、专注、负责的品格。OECD近年来提出构建“学生主体性”概念并将其作为面向2030学习的核心,强调在教育中完成学生角色蜕变,使其成为有目标、有反思意识的主体,积极、自觉地投身到学习过程中以实现自身理解和认可的目标,而不是简单地从教师那里接受固定的教学或指导。在这个学习框架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思维、责任感、韧性与合作等,并试图通过关键概念细分,确保学校能够将其融入课程。教育创新的目标是面向未来培养创新人才,激活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全球化的趋势,更应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

 

第五,积极开展生本互动。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共同“炼制”知识、探索真理的过程。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励学生思考并对学生的思考加以必要支持与辅导,而不是单向地传递知识、“给予”真理。好的课堂教学是在平等、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双方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良好的互动所达到的一种较理想的教学状态。从特定意义上讲,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有价值的内容进行互动的质量就是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课堂中,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应受到呵护和激发,质疑、挑战的行为应受到鼓励,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升其思维品质。要鼓励学生提问,把学生的问题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围绕问题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师生共同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并激发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这样的课堂能够使学生越学越灵活,越学越自信,越学越开阔,越学“问号”越多、问题越有质量。让“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像个句号”的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也不可能让学生适应一个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未来世界。现实中我们的课堂,越往高年级、高学段越缺乏高质量的互动,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育人方式的变革是情景化的,不是教育政策规定的;主要是一线学校生成的,不是上位设计好的;是丰富的,不能是单一的;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创新人才基础培养,有赖于广大中小学校和教师们创新育人方式来实现。各级党委、政府要在营造宏观环境与构建制度体系上真抓实干,通过更充分的授权和更有力的支持,努力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和教育教学创新,并要从政策、资源等方面来保障和促进学校创新人才基础培养工作。

 

三、补好超常儿童教育的短板是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急需

超常儿童的客观存在毋庸置疑,超常儿童早期教育是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重要方面。基础教育既要强调面向全体,要关注到身心弱势群体的特殊教育,还必须重视超常儿童的教育。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科技强国,都在超常儿童教育上有相关的制度设计,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政策和重大项目。我国对于超常儿童教育有零星的、学校自发的且不稳定的实验项目,但由于政府、学界和学校各自内部及相互之间缺乏共识,至今未出台关于超常儿童教育的法规和政策,尚未将超常儿童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总体上仍处于“有类无教”“教非所需”“教非其类”“教无保障”的状态,急需进行制度重构。许多研究揭示,超常儿童得不到适当的教育,往往成为“问题生”;用普通的教育来对待天才,很可能使之变为“废材”。从彻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以体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计,也从“挖掘人才富矿”提高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计,必须尽快系统研究超常儿童教育的体系建构,从而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补上一块重要的短板。

 

要特别注意从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角度来定位超常儿童教育,在课程、教学、评价、升学等方面探讨更符合发挥超常儿童创造力的育人方式。长期以来,我们都以“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概念来设计超常儿童的教育,实际上是更多地用“拔尖”的思维来做人才培养的设计,而非侧重于创新素养的培养。确实,超常儿童更容易“拔尖”,但创造性也是超常儿童的重要特征,要通过适切的培养,让超常教育跨出“拔尖”、迈向“创新”。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超常儿童教育要特别关注综合素质、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培养。在育人方式上,我们较多地借用西方传统的加速学习和丰富学习模式,但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相比西方来讲对于创新素养重视不够、学校创新文化基因不强的因素。因而,总体来说,已有的超常儿童教育实践关注创新人格、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并不充分,更多的是在学快、学多、拿奖、上名校上做文章。需要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从对超常儿童进行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角度做好教育方案的设计,在保障儿童自由空间、引导和支持自主学习探究的前提下,建设多样化、可选择、有挑战性的超常儿童教育课程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和项目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并提供个别化指导。

 

从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角度看,超常儿童教育需要特别关注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与贯通。培养创新人才是大中小学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需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需要协调基础教育不同学段之间、基础培养与高校培养之间,进行一体化的研究设计,使培养目标、任务、课程、教学方式与评价、招生等环节相互衔接,既体现不同学段的特殊性,又要反映衔接、贯通和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要求。由于超常儿童成长的内在需要,以及目前面临的政策条件与保障机制残缺不全,超常儿童教育成为大中小学的创新人才培养衔接、贯通的一个难点。超常儿童的基础培养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共存亡”的关系,没有高校的师资支持、课程教学指导和升学上提供的便利,中小学的超常教育无法持续、合理、创新性开展,无法真正成为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重要一环,容易成为走不通的“断头桥”;反过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不能充分有效地呵护、培育和发挥超常儿童的创造力潜能,不能让最具天赋的人发挥出创新才能,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也会成为“无源之水”。

 

四、要把“双减”工作的目标导向到创新人才基础培养上来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双减”是基础教育的重大任务和中心工作,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基础教育办学方向的一次重要校正,推动了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改革,促使基础教育生态的重大变化和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型,将给创新人才基础培养带来生机与活力。

 

“双减”将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实践反复证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存在的沉重的学业负担并未催生出所期待的“拔尖创新人才”,反而是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抑制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严重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来自脑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反复练习将造成思维惰性、高强度学习将造成大脑“偷懒”的现象。“双减”的推进,有望让学校真正成为创新思维生成、生长的地方,激发出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更大潜力。减少考试次数、禁止恶性竞争,将学生从大量重复性作业、高强度课外培训、频繁考试及成绩排名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伴之以学校育人方式的深化改革,能够为少年儿童提供较为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的创造天性得到释放。校内课后延时服务,为所有学生发展兴趣特长和差异化、个性化、实践性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在合理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随着学校实践经验的积累,有望为提升学生创新素养拓宽路径。“双减”的持续深化,能够引导家长从发展变化、等待欣赏的视角去对待成长中的孩子,接受多元化与差异性,减少单一化的苛求,从而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提供相对宽松、可选择、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家庭教育、校外教育实现转型升级。

 

提升创新素养是推进“双减”的重要价值体现。从目标导向看,衡量“双减”最终价值的标准并不止于当下打破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更重要的在于今后建设了什么、进步了什么。也就是说,“减”本身不是最终的目标,“减”的价值要服务于“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的教育目标。从问题导向看,我国的基础教育备受诟病的是德智体美劳发展不够全面、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足、可持续学习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基础教育体系的质量还不够高的主要体现,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应当瞄准法定要求的落实,锚定重大问题的解决,来梳理“双减”工作的根本价值和长远目标,设计基础教育改革、转型、提升的路径。要突出创新素养的提升,充分利用“双减”工作营造出来的良好环境,探索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可以全面助力“减负提质”目标的达成。“减负提质”不可能简单地通过全方位、无弹性的约束性措施来实现,用僵化的方式去解决原有的“教育内卷”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双减”的理想状态应是实现减负与提质增效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通过“双减”来提升质量,通过提升质量来实现“双减”。研究少年儿童创新思维发展变化的规律,探索学校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的路径,可能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实现科学减负面临的重大问题。要基于实证依据,提取创新思维从简单到复杂、低年龄到高年龄的发展路径或轨迹,凝结形成我国学生创新思维的阶段性特征或能力连续体,从而为“提质增效”奠定理论的基础。进而依据少年儿童创新思维发展路径与年级水平特征开展教学,将学生创新思维发展路径、水平、特征与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内容、教学与评价进行精细结构化结合,将其渗透于教材编写、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实施、学习任务与作业设计、形成性评价等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创新素养的研究与评估,进而开展教与学方式的改进实践,是实现“减负提质”目标的重要路径,值得深入探索。

(本文作者:方中雄)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19522937744

微信

扫一扫 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