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楚教育

我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校外教育探索

我国存在一套支持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校外教育系统,具体包括普及层次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青少年宫教育系统,多领域层次的针对具有学科特长学生的竞赛教育系统,以及特定领域层次的指向具有创新潜质学生的科创教育系统。我国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面临着专门机构缺失、与学校教育协同不足、培养对象城市化和评价体系不健全等多重困境。建立专门机构、明确价值定位、加强一体化设计、完善评价机制是优化我国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本策略。
 

培养创新人才绝不只是高等教育的事情,作为其后备力量输送者的基础教育也“责无旁贷”。正如刘彭芝所言:“大学是创新人才成气候、出成果的时期,但这就像一个人吃到第二个馒头饱了,就很容易忽视第一个馒头的作用一样。对于创新人才来说,中小幼时期的早期培养就是他的第一个‘馒头’,没有第一个‘馒头’,后面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基础教育承担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任,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体两翼”,必然是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学校教育是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主阵地,校外教育通常是学校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补充。当前,学界对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研究多集中于国际经验引鉴,以及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实践探索和培养模式介绍,尚缺乏对校外教育系统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反思。
 

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校外教育探索是指校外教育机构、单位和部门,在校外面向全体青少年儿童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旨在发掘、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素养和潜能的多样化教育活动,其在实施因材施教,以及提供个性化、综合化和实践性学习支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培养对象上,校外教育的公益性、普及性和开放性与杰出创造力产生的漫长性,要求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校外教育探索面向全体青少年儿童开展创新活动和个性化教育。

 

在培养目标上,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校外教育探索旨在协同学校提供全体青少年儿童个性化教育、跨学科学习、实践探索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充分发现、发展自己的个性潜能和天赋潜力,让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获得适切的培养,为他们未来成为各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培养方式上,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校外教育探索不是协同学校过早地选拔、集中培养的拔尖模式,而是协同学校提供每个学生自由宽松、充满挑战性和支持性的校外学习环境,助力人才幼苗逐渐“冒”出来的普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模式。
 

在提高对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校外教育探索的基本认识基础上,本研究着重探讨我国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类型、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以期丰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进而提升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质量。

 

一、我国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类型

我国存在一套支持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校外教育系统,这套系统包括青少年宫、科技场馆、协会、科研院所等。它们是具有公共属性的校外教育机构,在我国历史上曾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幼苗。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侧重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普及教育,并未特别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幼苗的识别和培养主要依托的是公立的、普及的青少年宫教育系统,负责识别和发展儿童的兴趣和潜能。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党和政府“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政策需求,我国创新人才幼苗的识别和培养转向精细化。不仅在学校教育系统建立了“少年班”“超常教育实验班”等专门基地,而且也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构建了识别和培养多领域或特定领域表现出特殊才华的青少年儿童的竞赛教育系统和科创教育系统等,最终形成了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多层次实践类型。

 

1、普及层次:面向全体学生的青少年宫教育系统

青少年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办的一种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活动, 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他们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和特长, 并培养勤动手、善思考的习惯。由此可见,青少年宫教育系统无疑是儿童创新素养早期培养的重要阵地。
 

具言之,从教育对象来看,其面向的是全体青少年儿童,具有普及性质;从教育内容来看,其涵盖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教育、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等,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从教育形式来看,其既重视建立普及青少年儿童兴趣爱好的各类兴趣小组,又积极从“兴趣小组”里选拔具有某方面技能特长的学生组成“社团”进行重点、系统的培养,使少年儿童的爱好和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幼苗。
 

已有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中有不少是在青少年时代参加过青少年宫和科技站活动的。如中国著名机器人专家余达太,参与中国七颗星发射的汪纪亮,相声艺术家姜昆、侯耀文等,都是从青少年宫的兴趣学习小组起步,最终成了本领域的佼佼者。然而,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和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少年宫教育系统不断趋向文化类和艺术类培训教育,其建立初期广受欢迎的科技、体育类的兴趣班相继取消,导致其识别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功能变得不那么突出。伴随“双减”政策的推行,青少年宫系统迎来了弥补与疏导因加大校外培训治理而产生的校外教育的刚性需求的新机遇,数量有限的青少年宫系统必须在坚持“初心”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凸显自身特色的育人模式,并立足当前强调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重启其识别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功能。

 

2、多领域层次:针对具有学科特长学生的竞赛教育系统

学科竞赛是指青少年在有一定学科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前提下,以个人或团队的组织形式,选择特定科学领域或分支,以纸笔测试,必要时辅以实验等方式完成比赛内容的一系列活动,最后根据其成绩进行相应的评定和奖励。我国举办学科竞赛的初衷是配合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培训和选拔针对性人才,为那些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的学生提供常规教育之外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和培训,从而为其训练思维、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施展才华提供平台。

 

相关调查表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参与者的成绩与其所产生的数学成果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相关性,且竞赛成绩优异的学生更愿意成为职业数学家。在近20年的菲尔兹奖获得者中,有一半以上是数学竞赛的优胜者。中国的数学竞赛选手中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青年数学人才,如恽之玮、张伟和许晨阳等。概言之,学科竞赛能够为少数特别优秀的青少年儿童脱颖而出、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创造机遇和条件。

 

目前,学科竞赛有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五个学科,主要由各学科学会主持举办。在参赛者方面,参赛对象需要历经“省级赛区预赛—全国联赛—中国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集训队—中国国家队”的层层选拔和训练。在培训体系方面,呈现“校级—省市级—省际级”的结构,兼顾普及与提高。在组织形式方面,校级培训主要采取第二课堂的形式,有兴趣小组、拓展课程等,大多属于学科竞赛的普及教育。

 

在具体形式上,包括基础训练、专业训练、强化训练、赛前训练四个阶段,各个阶段各有侧重。省市级培训主要通过常年举办学科竞赛夏令营活动,聘请高校教师、中学特级教师、一线教练员为学生授课。在竞赛内容方面,考试内容广而深,不仅涉及初中、高中、大学全学段,而且在难度上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在评价方面,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技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有资格申请保送资格,在某一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加20分,而能够获此殊荣的学生少之又少。因此,教育部严格控制高考加分和保送政策,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让学科竞赛活动回归兴趣、回归本质,选出对某一学科真正感兴趣的苗子,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总之,学科竞赛在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工作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要努力摒弃过度的功利目的,避免成为部分学校、家长和学生升学的工具手段。因为学科竞赛所涉及的学科属于基础学科,研究难度相对较大,研究过程也相对枯燥,且出成果具有漫长的周期性,如果不是兴趣所向,很难长期坚持、坚守,最后有所成就。

 

3、特定领域层次:指向具有创新潜质学生的科创教育系统

新时代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奠基性工程。我国科学教育的相关主体包括学校、家庭、场馆、科研院所、企业等。相较于课内科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相对统一地传授科学理论知识,校外科创教育系统对学生科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技特长的培养更具优势。
 

在我国,“校外科创教育系统主要依托科技协会和科技场馆等主体开展活动,主要包括科技竞赛、科普活动、科技培训、展示交流、综合活动等活动形式”(见表1),其核心目标在于发现科技潜质优秀学生、培养科技特长生、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专业志向。目前,我国常见的校外科创教育实践模式包括科教融合模式和馆校合作模式。“科教融合模式是以科协部门和教育部门为主导、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教学与科研融合阵地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张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58所试点高校,在自然科学基础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进而发现一批具有科技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如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设立的“英才计划”、北京市教委的“翱翔计划”、重庆市教委的“雏鹰计划”等,都是科教融合的典型实践模式。这一实践探索形成了多主体协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幼苗的有效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
 

馆校合作模式是指在各类科技场馆、科技站或青少年活动中心,有效整合优质的科技教育资源,架起中小学和社会科技教育资源的桥梁,创设能让学生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的平台。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该区青少年科学研究院积极挖掘区域内现有科技教育资源,通过与学校、科技场馆等构建资源共享、校内外联动的机制,建立三级科技社团,具体包括以中小学校内科技兴趣社团为初级社团、有专长的区级科技俱乐部为中级社团、有课题研究项目的学生参与的少科院为高级社团,三级科技社团涵盖校内外,形成科技人才培养梯队,源源不断地挖掘科技拔尖创新人才。
 

根据2015年第13届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数据显示,浦东新区有4人荣获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称号,均为区少科院成员。我国正致力于建立“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校外科创教育系统创建专门针对儿童科学素养开发和培养的科技活动和课程,是建设“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一个创举,必将有效激发我国儿童的创造潜能、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总之,科创教育系统是弥补青少年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经历缺乏、提高学生对某一科技领域好奇心和兴趣的重要平台。

 

二、我国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现实困境

目前,我国校外教育对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在机构安置上,既有普及性的校外教育机构,又有多领域和特定领域层次的选拔性校外教育机构;在甄别机制上,包括“标准选拔和竞争”“先学习后识别”等多种模式;在培养机制上,有明确的战略方向、体系化的课程内容和丰富的教育形式;在学生发展上,强调个性化的全面发展。但是,我国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还有所欠缺。

 

1、专门机构缺失,校外教育系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培育模式

负责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的全国性专门机构或协会,能够统摄各级各类校外教育机构或研究中心,从而助力构建全国上下一体化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进而实现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然而,目前我国校外教育尚缺乏这样一个能够共享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和实践信息、凝聚早期培养共识、共建早期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师质量标准、优化教学模式和评估机制等的专门机构或协会。
 

一方面,虽然我国校外教育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有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也曾出现过一些初具雏形的“专门化”教育形式,如侧重兴趣特长培训的青少年宫教育系统、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科研院所及场馆等,但从创新人才幼苗的识别机制、覆盖规模、培养支持和评估办法等方面来看,与专门机构的模式差距较大。我国也没有像美国、英国、俄罗斯那样建立如“美国资优儿童协会”“英国资优教育专家中心”“俄罗斯天狼星教育中心”等多功能、多类型的专门机构。


 

另一方面,在我国建立负责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的全国性专门机构,在促进人才幼苗识别和培养的同时,也可能招致一些负面的社会舆论,包括引发教育公平争议、精英主义教育倾向等。一则专门机构具有“选拔性”特征,与基础教育“均衡论”相违;二则校外教育机构布局的“城市化”,显然对城市家庭和拥有社会经济地位优势的学生更为有利,必然遭受精英主义教育倾向的质疑。

 

2、与学校教育协同不足,弱化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教育功能

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共同体”,二者相辅相成,又各有特点,推进二者的协同是必然趋势。然而,当前校内外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方面,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目标的功利取向,趋向与学校教育“同一”,消解了其自身的独特价值。以我国青少年宫系统为例,起初这一教育系统重在挖掘和培养人才幼苗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技能,后期逐渐服务于文凭教育,导致其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功能逐渐弱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各地掀起了“竞赛热”和“特长生热”的风潮。受此影响,与学校文化课程、艺术特长招生、学科竞赛相关的写作、数学、英语、美术、舞蹈等内容逐步占据青少年宫课程体系的主导位置,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相应地采用讲授式、练习式的方式。不可否认,这一转变为识别和培养艺术领域和强基学科领域的“特长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科创类、体育类兴趣小组的缩减,教学方式的应试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创新人才幼苗创新潜能和素养的发展,导致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许是学业成绩优异、艺术特长拔尖的人才,但不一定是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拔尖的人才。
 

另一方面,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之间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上的不一致,容易造成二者之间产生认知误区、相互“区隔”,难以形成育人合力。从学校教育视角来看,学校教育侧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重视创新人才幼苗标准化的考试成绩和课堂表现,而对其在校外的学习经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成果不够重视。这种理念上的差异导致学校教育对创新人才幼苗校外学习的忽视或否认。从校外教育视角来看,校外教育机构通常具有更加灵活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而学校教育则受到更多规章制度和流程的制约。这种差异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可能导致双方协同难度加大、合作进展缓慢。
 

3、培养对象城市化,校外教育系统难以覆盖更多地区及偏远农村

不少国家建立了负责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的全国性专门机构,集研究、识别、培养支持、经费保障等功能为一体,能够实现对全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一体化设计,并尽可能覆盖更多地区及偏远农村。以俄罗斯为例,其建立的专门针对创新人才教育的“天狼星教育中心”和“量子智慧家儿童科技园”覆盖全俄各个地区。根据2020年的数据统计,“全俄偏远和农村地区已建设了345个巡回科技园,可容纳200万儿童”,保证了偏远及农村地区的儿童均能享受到同等的被识别和被培养的权利。
 

如果按照国际通用比例测算,人群前1%~10%为“拔尖”幼苗,那我国至少需要为200万至2000万的“拔尖”幼苗提供早期培养,并且我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然而,我国校外教育机构主要在大中小城市中集群,存在城乡供给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导致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对象的城市化。城乡二元格局和区域差距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具体到校外教育领域,优质的校外教育供给主体和资源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和大中小城市,呈现东强西弱,城强村弱的典型特征。如青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各类主题性教育基地以及科研院所等,大多分布在东部大中小城市,而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基本没有这些活动资源和平台。社会公共设施和场馆供给上的差异直接造成了区域和城乡创新人才幼苗校外生活的质量差异。


 

4、评价体系不健全,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连续的工程,需要长期而持续的评价反馈为其深化改革提供支撑。与此同时,创新人才的志趣、性向、动机等具有发展性和变化性,也需要通过动态的评价机制为其未来发展方向的即时调整提供指导。因此,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要想保证其有效性,就必须依靠科学评价来明晰努力方向。相较于青少年宫教育系统和科创教育系统,我国竞赛教育系统已经形成了组织化和制度化的评估机制。因为竞赛教育系统拥有专门的学会统筹部属相关工作,并建立了层级分明的选拔流程。

 

即学生通过参加省级预赛、全国联赛、中国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集训队、中国国家队等层级分明的有组织的赛事类别,最后脱颖而出的人才幼苗多因兴趣所向,能够长期坚守,在一定程度上是最具潜力成为未来拔尖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我国青少年宫系统和科创教育系统虽然也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但由于没有像竞赛教育系统拥有专门的学会或机构统筹部署工作,导致其评价体系存在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式简单化等问题。
 

一方面,由于公众对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功能的认识误区,导致校外教育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中尚处于边缘位置,并未建立起专门的评价体系。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学校教育系统的“应试”导向,导致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评价内容侧重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学生创新思维、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等能力的评价。与此同时,评价方式也偏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忽视学生的实践经验、作品展示、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评价。这种“应试化”的评价内容和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也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我国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优化策略

根据管理学上经典的“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才,至少要持续投入一万小时的专业训练。如果将此定律对标学校课程和课时,学校是难以胜任的,而校外教育具有典型的差异化教育特征,是识别和发展学生创新潜能和兴趣特长的重要渠道,能够为学校培养各领域创新人才提供重要支持。基于此,我们要不断提升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专业性、协同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以提升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质量。

 

1、建立专门机构,提升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专业性

专门机构可以专注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到学生管理,都能够提供更加专业和精细化的服务。设立专门机构,首先要厘清专门机构的职能,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不同的研究中心。作为负责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专门机构,是集研究、课程开发、教学、评价、师资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系统,其既能统筹部属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促进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又能实现优质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厘清专门机构多重职能的基础上,我们要在机构内部设立教学研究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校企合作中心、教师教育中心、课程开发中心、评估中心等,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服务,同时也可以为机构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资源。其次要建设专业的团队,提高整个机构的专业性。
 

一方面,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积极引进具有相关背景和经验的专家,他们可以带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理论,为创新人才教育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发展指引方向。与此同时要选拔具有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加入专门机构中。他们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热情,以保证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要为专业团队的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机会。培训内容可以涵盖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育心理学、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研讨会等活动,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掌握最新教学方法和理念。

 

最后要创设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形成对专门机构教育功能的正确认知。一则设立专门机构统筹校外多样化教育资源,能够助益构建普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校外教育体系,从而提供每个学生获得被识别和被培养的机会,同时让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获得适切的培养。在早期培养中强调提升全体学生的创新素养,并为更有希望“拔尖”的人才提供更积极的支持和激励是绝对必要的,这是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践行差异性教育公平理念之举,也是规避无差别培养弊病、重点培养无用论误区的关键。二则设立专门机构能够帮助识别更多包括农村地区儿童在内的创新人才。如果没有专门机构对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实现“精英化”和“城市化”,导致那些社会处境不利但具有天赋的儿童丧失早期培养教育的机会。若能完善好专门机构的识别、培养和评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真正具有创新潜质和发展潜能的人才幼苗获得最充分的培养。
 

2、明确价值定位,增强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协同性

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要增强协同性,不仅要明确自己的价值定位和独特优势,又要承认自己的有限性,从而积极与学校教育协作和互动,以形成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育人合力。

 

首先,校外教育要明确自己的价值定位,突出其培养创新人才的独特价值,即侧重人才幼苗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一要彰显个性化,满足人才幼苗的兴趣和需要,即通过设计定制化的教学计划、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课程选择、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以及利用技术手段等方式,激发人才幼苗的内在兴趣和动力,让他们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而不是为了追名逐利。二要突出实践性,提供人才幼苗实践和创新的平台。科技企业、科研机构要主动提供学生跨学科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和平台,通过科普活动、竞赛项目、科研训练、展示交流、综合活动等形式,提升人才幼苗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如杜威所言,探究的实质是“实验性的亲历者认识论”,能够有效规避“坐着学”和“授受式”教学模式的弊病。三要体现综合性,重视对人才幼苗领域通用和领域专属能力的培养。正如斯滕伯格指出“创新能力的生成和发展依赖于多个领域交叉融合”。因此,校外教育应该倡导多元化发展,为人才幼苗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例如,其课程内容不应局限于传统学科,还应开设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社会实践等“套餐式”课程和活动,让人才幼苗基于个人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同时还应鼓励人才幼苗参加各种竞赛和展演活动,在实践中成长和创新。
 

其次,校外教育要承认自己的有限性,主动与学校教育协同形成培养创新人才幼苗的教育合力。一方面,基础教育本身的基础性和创造力产生对异质化刺激的需求,要求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学校教育丰富的师资力量和学科知识体系,可以为人才幼苗校外学习提供基础性和系统性的知识支撑。而校外教育广阔的学习平台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如实践基地、科研项目、专家指导等,可以弥补人才幼苗校内学习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不足。另一方面,创造力产生的漫长性和教育的长周期性,要求校外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内容与方法衔接,实现广泛基础上的拔尖。学校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人才幼苗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而校外教育则可以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加深入、宽广和前沿的学习内容,引导人才幼苗进一步拓展知识领域。同时,校外教育也可以借鉴学校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一体化设计,推进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系统性

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涉及不同学段、不同培养主体、不同项目等,尤其需要加强政策的一体化设计,以推进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系统性,进而提升早期培养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在宏观层面,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部署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一要颁布相关政策法律,为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支持和保障。俄罗斯的《教育法》和《补充教育发展构想》明确提出“补充教育”概念,并提出设立专门的补充教育机构用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创造力的习惯,我国尚缺乏这样的规定。因此,我国应尽快通过制度法律政策赋予校外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合法地位。二要提供专项经费支持负责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养工作的专门机构,为其发挥对接和负责早期培养教育相关工作的职能提供物质保障。三要加大科研支持力度,探索人才成长规律。既要建立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机构,开展校外教育政策法规、培养方案、课程与教材、专业师资培养办法的研制,进行相关项目或课题的研究,又要适当借鉴国际优秀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的测试工具、培养方案、制度保障、组织管理办法等。

 

在中观层面,要整合多方资源,补齐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资源城乡分布严重失衡的短板。一要不断扩大公益性校外教育规模,在保障设施设备条件和质量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农村和经济基础较薄弱地区校外活动的质量,为更多中小学生提供丰富、优质、多样的校外活动。同时,应因地制宜开发乡土特色资源和活动场所,为乡村少年儿童提供活动平台和资源。二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加快建设数字教育平台,开发各类活动场馆和教育基地的数字资源,并将优质网络教育资源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开放共享,让校外教育机构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突破时空阻碍,惠及乡村地区的青少年儿童。三要大力支持协同实践项目,鼓励专业人士、志愿者等利用节假日时间,深入乡村地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乡村资源,为乡村少年儿童的校外活动教育“助力”,达到既“送”又“建”的目的。
 

在微观层面,要推进校内外早期培养的德育工作、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机制等的一体化建设,同时协同开发分类化和分层化的早期培养项目。一要加强方向引领和价值观教育,以确保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方向正确且一致,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为国所有,为国所用。二要加强校内外的衔接与联合,推进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在招生制度、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能够衔接起来,从而为具有特殊潜能学生的学分转化、升学等通道预留空间。三要不断提升校内外教育系统师资的专业性和协作性。国外不少国家通过在职前教育中普及英才教育常识、建立英才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供英才教师丰富的研修机会等措施建立了系统的英才教师培养和管理机制,我国应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升校内外教育师资水平。

 

4、完善评价机制,促进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有效性

人才评价关乎人才培养目的,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教育产出的重要指标。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作为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涉及多方主体和多领域。为促进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有效性,需对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评价理念、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等内容进行深入完善和优化。其一,要树立“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强调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兼顾、过程与结果并重、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创新精神,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潜能发展。


其二,要制定多元评价标准。创新人才是一个群体概念,不局限于认知能力超群的群体,还包括在非认知能力表现突出的群体。为此,校外教育可以与学校教育合作实现对人才的多元化评价。学校教育可以通过日常教学和考试评价,发现和识别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校外教育机构则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各类科技竞赛、创新项目等活动,进一步挖掘和培养具有突出创新才能的学生。
 

其三,要探索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校外教育机构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除传统的纸笔测验外,还应引入作品评定、口头表达、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等方式。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项目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表现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其四,要加强评价队伍建设。专业化的评价队伍是完善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评价机制的重要保障。这支队伍应由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综合素质评价能力的专业教师、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等组成。同时应加强评价队伍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以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五,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完善学生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为保证评价工作的科学化和持续性,校外教育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以全面记录学生校外成长轨迹和学习成果,从而为个性化培养和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湖北研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19522937744

微信

扫一扫 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