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楚教育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世界经验和中国范式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一流人才的富集高地,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园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北大、清华、浙大等高校也在努力探索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相对而言,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我国高校起步晚,长期处于模仿、学习和借鉴阶段,虽然已经有了国际化的基本样态,但与发达国家的顶尖大学相比还有较大改进空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曾经通过出国留学教育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可以从更广视野、更高格局充分了解和关注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关注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构建,突破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探索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国范式”。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世界一流大学经验

坚持立足国家利益且面向全球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全球视野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使命、愿景和制度文化,其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已经超越本土,具有了面向全球的气魄和格局。平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国家使命与世界担当的张力,将服务国家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首要宗旨,在服务国家利益基础上,彰显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全球性”。

 

一是培养在各领域都拔尖的全球领导者和世界领袖。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建立牢固的跨文化联系,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研究,将学生塑造成为未来的全球领导者。

 

二是培养具有全球使命感的国际化人才。宾夕法尼亚大学提出,将培养具有全球使命感的国际化人才视为提升大学全球机构地位的核心支柱之一。

三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全球参与者和问题解决者。时任芝加哥大学校长齐默(Zimmer,R.)认为,全球参与是大学努力创造新的研究和教育机会的基础。面向全球培养顶尖国际化人才,反映出世界一流大学的责任与使命。
 

形成了政府、社会、高校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框架。

政府通过教育法案和教育经费资助等手段,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加以影响,使其服务于国家的政治利益。社会层面,代表世界一流大学整体利益的大学协会等机构,通过游说政府,说服政府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法案和政策,而私人基金会则会为大学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高校层面,世界一流大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主体作用,将国际化理念融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并且在校内设有纵横交错、分工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管理部门。

 

采取专业能力与全球素养统一的人才培养举措。

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作为基础,以各种举措培养学生的全球素养作为手段,使学生在毕业后能满足各行各业对国际化人才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要求。

在开展通识教育与跨学科教育、提升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与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过程中,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和使命融入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重视国际化经验、国际化课程和国际化研究等,让所有学生在国际化校园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具备国际化人才所需的全球素养。

 

在国际化经验中,世界一流大学将世界作为学生的“课堂”,将全球作为教师的“实验室”,极大增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国际经验。通过“让大学走向世界,让世界走向大学”的办学思路,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的全球素养得到较高程度地培养。

 

在国际化课程中,世界一流大学均向学生提供了教学语言数目众多的外语教育课程,为学生开展跨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它们还向学生提供区域和国别研究课程,将学生培养成为区域国别研究的专家;提供专业领域层面的国际化课程,将学生培养成为实践能力较强的国际化人才。另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课程往往是跨学科的,学生通过学习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旨在成为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从而为适应和改变全球化时代的复杂世界做好充足准备。

 

在国际化研究中,世界一流大学既对区域和国别进行专门研究,也将国际化的理念和思维渗透到其他专业研究领域。

在国际化校园氛围中,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吸引全球各地师生来校任教与就读、组织国际性的讲座与社团活动等,营造多元、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校园环境。正如罗德斯(Rhodes,F. H. T.)所言:“校园共同体是大学中未被使用的一种资源。不同信仰和背景的学生相遇,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人的不同的思考方式。”

 

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中国范式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可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探索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中国范式。

一是要促进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职能融为一体,构建政府、社会、高校协同合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

二是要促进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历史性和发展性。国际化人才培养非一日之功,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即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积淀。

 

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更多是学习其国际化人才培养背后的模式生成、系统思维与制度建设等经验,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亦不能在其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话语背后亦步亦趋,而应坚持探索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路。

 

一方面,高校应重视国际化理念、国际化精神、国际化制度建设,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引导师生厚植“胸怀天下”的情怀,将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全球竞争力、具有人类使命感、解决世界难题的全球领导者。
 

另一方面,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和高校发展实际,以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导向,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目标,在中国话语体系下用全面系统的视野推进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和发展性,坚定不移走好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中国式道路。

(本文作者:段世飞)

(湖北研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19522937744

微信

扫一扫 联系我